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山東取暖費補貼標准,讓人看清了"身份"

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前兩天立冬了,正式進入冬天了。北方很多地方開始供暖了。


但近日,看到山東取暖費的補助標准,讓人還是很詫異。

就一個取暖的補助標准,就能把人分成三六九等。


企業退休人員補貼1700元每人每年,機關退休人員廳級4100元每人每年。

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對象,分散供養特困人員,每戶600元,農村低保人員,特困人員,每戶300元。注意這裡變成了每戶。

孤兒,重點困境兒童,每人補貼300元,失業人員,每人補貼185元。

這個差別大不?補貼和工資不一樣,補貼是補貧補急,而不是補富。

同樣是需要幫助的人,有的一人補貼幾千塊,有的只補貼一百多塊。

難怪山東會成為考公大省。原來隱藏福利,不止工資和退休待遇,還有這種看不見的補貼溫差。



取暖費本質是應對冬季嚴寒,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的補貼。

在北方寒冷地區,可以說是冬天的剛需。

杜甫詩雲“朱門酒肉臭,路有凍死骨”,他說的是凍死不是餓死。真正經歷過寒冷的人,都知道冷比餓更要命。


而為什麼最高和最低的能相差22倍以上。這公平嗎?難道高級別的人,受到的寒冷更貴嗎?

補貼根據職級職級評定,但氣溫不會因為級別而變化。



大家都體溫36.5度的人,面對的寒冷也是一樣刺骨。條件好的可能穿羊毛貂皮,房子保溫效果好,抗凍自然更強。


沒錢的呢?穿著各種塑料做的衣服,不抗凍,動一下還容易產生靜電。住的房子保暖性也更差。

取暖補貼本應該按需求,讓大家都感受到溫暖,但是實際操作卻變成“按身份,按級別”,導致差別很大,弱勢群體反而得到最少。

困難人群、低收入者和失業人群,他們的生活本來就很艱難,住的地方沒那麼暖和,可能需要更多的暖氣。

所以更多的資源應該傾向困難人群。

在大冷天,給本來就有高額退休金的退休人員來說,發高額補貼,只是錦上添花。

而對於那些低保戶,特困家庭,孤兒,失業人員來說。多發一點補貼,這就是雪中送炭。

這些錢說白了都是納稅人的錢,當地做二次分配。

錢就那麼多,與其錦上添花,不是雪中送炭。
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    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,我來說幾句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4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35 秒